
漫威电影网最新上映-《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Avengers: Endgame)是安东尼·罗素和乔·罗素执导的美国科幻电影,改编自美国漫威漫画,漫威电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缩写为MCU)第22部影片,由小罗伯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马克·鲁法洛、斯嘉丽·约翰逊、杰瑞米·雷纳、保罗·路德、布丽·拉尔森、唐·钱德尔、凯伦·吉兰、乔什·布洛林等主演。是漫威电影宇宙“无限传奇”系列的最终章,与《美国队长3:内战》、《雷神3:诸神黄昏》、《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蚁人2:黄蜂女现身》以及《惊奇队长》承接。《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将是漫威宇宙“无限传奇”(The Infinity Saga)的终结篇,是漫威电影宇宙十年的一个重要节点,结束部分英雄电影的故事,但也将展开新的剧情,呈现新的更为广阔宏大的宇宙观,未来也将出现新的超级英雄,继续漫威超级英雄激动人心的故事。漫威影业荣誉出品《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故事发生在灭霸消灭宇宙一半的生灵并重创复仇者联盟之后,剩余的英雄被迫背水一战,为22部漫威电影写下传奇终章。11年,22部漫威电影,连在一起,是一个故事。也是一段人生。可人事有代谢,漫威亦如此。从2008年,这个故事开始的原点,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鹰眼、黑寡妇、浩克,联手缔造了一个神话。然后新人登场,蚁人、黑豹、蜘蛛侠、奇异博士、惊奇队长,扩充漫威电影宇宙,能撑起漫威一个十年吗?
疯狂的一夜和朋友圈防剧透大战过去了,可《复联4》在中国的票房征途才刚刚开始。这部从豆瓣9.3滑落到9.0的漫威十一年史诗大作周三正式开画后,首日(不含午夜场)就拿下5.35亿综合票房,毫无悬念打破《速度与激情8》保持的内地影史进口首日纪录(4.17亿),跟《捉妖记2》保持的首日(单日最高纪录)也仅相差千万左右。
截至4月25日12时,才上映36小时该片票房已经破8亿。即使存在片长过长和周三工作日开画等劣势,电影首日表现仍比去年5月的前作《复联3》首日的3.87亿,大幅提升了38%。虽然大幅破纪录也得益于其票价的高涨,影片首日均价突破50元,但它还是成为内地影史第三部首日人次破千万的进口片,其单片市场占比更是达到创纪录的99.1%。
面对这部史诗级票房收割机的强势来袭,所有的国产片几乎都主动选择了避战,因此这个纪录不但前无古人,也极有可能后无来者,而由于内地领先北美两天上映,该片的全球票房征途也才刚刚开始。
从没有一个系列,在持续了十年以上、推出22部电影后依然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从2008年的《钢铁侠》到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漫威从一个濒临倒闭的漫画出版公司,蜕变成了世界上最赚钱的超级英雄IP工厂,并在全球获得超过180亿美元的惊人票房成绩。这是一个在竞争激烈的IP战场中突围并不断取得胜利的故事。但中场落幕时刻已至。
参演《复联4》的主要演员大多在8年前就加入该系列,这些角色包含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寡姐。这些漫威目前最具人气的超级英雄或者在决战中牺牲,或变成垂垂老者退隐江湖。
复联4》的故事为漫威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完美句号,并成功收割无数老粉的眼泪。可是随着初代复联成员的集体退役与新老英雄的交接,套用著名影评人A·O·斯考特在他的《复联3》影评结尾的设问:
这个宇宙结束了,漫威下一个十年将身在何处?只剩锤基兄弟了?《复联4》里藏着漫威怎样的下一代超级英雄布局?
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拿着原石消失了的洛基还没死。不不不,应该这么说:既然《复联3》的时间线都不存在了,洛基肯定正在宇宙某个角落幽怨地喊着雷神的名字。
很多锤基兄弟的CP粉对《复联4》最大的抱怨是:雷神都回到《雷神2》的时间线了,都不去看看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兄弟,恨。多数观众在11年和22部作品之后,很难记住每一部的故事情节,反正每一部也都差不多。但钢铁侠、美队、雷神、星爵、洛基、蜘蛛侠、黑寡妇这些性格鲜明的人物你绝对忘不了。
漫威成功的核心之道,正是塑造了一批前所未有的平民超级英雄,又成功地将这些英雄们捏合为了一个整体。在那个午夜场,影院中不时传来的哭泣声,正是为这场告别而哭。整部《复联4》,都可以视作一场漫威自己对自己的致敬。可是告别了这些最有人气的超级英雄以后呢?
此前凯文·费奇日前在接受Variety 访问时表示:“全新的中国超级英雄《上气》的电影,目前正在制作中。”并表示,《洛基》《旺达与幻视》,以及《猎鹰与冬兵》的电视剧,也都将在未来与大家见面。面对外界的质疑,凯文还表示漫威有着至少7000名超级英雄可以搬上荧幕。
漫威把电影电视剧化的隐患在于:除非引入多元宇宙概念,否则像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这样的经典角色很难像DC的蝙蝠侠一样换演员反复登场。因为你很难想象小蜘蛛会对着另一名演员饰演的钢铁侠演戏,这种观影体验注定是毁灭性的。
事实上,在 《复仇者联盟2》之后,漫威就已经开启了第三阶段,并陆续引入新的英雄。2015-2018年间,漫威陆续推出了“蚁人”、“奇异博士”、“蜘蛛侠”、“黑豹”等新复仇者的单人电影。这场人气梯队培养当然没错,但漫威宇宙的大局铺到现在,也能渐渐看到推新上的力不从心。可是大量超级英雄电影的上映,和为了漫威整体布局而越来越趋同的风格,使得漫威作品的票房增长开始陷入停滞。2013-2015年,漫威宇宙单片的全球平均票房为9.4亿美元左右,而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猛降至7.5亿美元,直到2018年,复仇者联盟3》迎来一大高潮,再加上《黑豹》素,漫威宇宙在北美及全球才成功回血。
从现在的几位主打新人超级英雄看,《蜘蛛侠》IP名气大,荷兰弟人见人爱,而开始校园青春片的类型模式并无突破;《黑豹》再受欢迎,骨子里也还是王子复仇记那一套。
今天的人们很容易不记得,十一年前的《钢铁侠》是一部多么独特的电影。此前超级英雄电影的标竿是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苦大仇深是超英的标配情绪。
可2008年的《钢铁侠》成为一场反弹。这部凯文·费奇面对当时山穷水尽的漫威,到处拜码头说好话才卖出点预售凑齐预算,但依然没钱请任何大牌明星出演,只能把机会给了刚刚戒毒成功的过气明星小罗伯特·唐尼的片子,最终在北美拿下了3.2亿美元票房,位居当年北美票房榜第二位,全球范围更是揽下5.8亿美元票房。
这才有了之后的漫威宇宙。可是接下来的漫威超英大片进入了高度同质化的十年。
《钢铁侠3》导演沙恩·布莱克、《蚁人》1、2的导演佩顿·里德、《雷神3》导演塔伊加·维迪提等人在进入MCU之前,都不算大牌导演,即使能够带入一点个人风格,也是在“顾全大局”基础上的。像埃德加·赖特这样才华横溢的导演不听话,就注定被《蚁人》开除。
这样做的结果,是后续导演只能延续已经无数次的经过了市场的印证的打法,但这又只能加剧观众的审美疲劳。
但漫威模式真的能包打天下吗?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去年《海王》和《毒液》双双大爆,分别在内地市场拿到了20.1亿和18.7亿票房,背后正是温子仁别具一格的奇幻冒险片的类型探索雄心和《毒液》的恶趣味喜剧风格立功。
反之,延续同一种风格的漫威7000超级英雄,有多少能像钢铁侠一样被观众真正记住,这才是决定漫威未来的最大问题。即便《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首映IMAX场票价被炒到300元一张,仍拦不住挤挤挨挨的人群在工作日的午夜涌向影院。昨天凌晨到中午,这部电影含预售在内的总票房已经达到8.5亿元。
社交网络上,剧透和眼泪齐飞;在三四五线城市的部分影院并没有足够的午夜场放映经验,导致首映场放映事故频发;各类衍生产品纷纷大卖,甚至脱销……这不再是单纯一部电影的放映,而是一桩事先张扬的狂欢活动,电影大工业的资本营销和影迷在时间中酝酿的情感暧昧地搅合在一起,造就了这个也许将进入电影史的经典案例。
对观众时间和情感成本的收割《复仇者联盟4》既是、又不全是片方营销的胜利。诚然,从放出第一支先导预告片、到全体主创在世界各地的“为了告别的聚会”,片方在影片上映前的步步惊心,每一步都踩准影迷情怀的痛点。这种商业计量里,投注了高昂的时间和情感成本,或者说,任何一个成气候的电影品牌,在“大结局”的时刻必然是对观众此前投入的时间和情感的收割。
三部《指环王》电影之间的间隔时间很短,从2001到2003年的三年足够累积原著和电影粉丝对这个系列付出狂热情感,《指环王3:王者无敌》不仅在2004年的奥斯卡奖颁奖典礼爆发了大满贯的气势,这道辐射力甚至延续到八年后《霍比特人1》上映。《哈利波特》系列用十年见证了80后、90后的少艾时光,《星球大战》能在美国通吃上至70、下至17的观众,这都是大工业电影放长线的营生。
作为新旧两代好莱坞制造的全民经典,《复仇者联盟》和《星球大战》又不同。在1970年代开创“超级大片”传统的《星球大战》,是传统的单一电影品牌。《复仇者联盟》系列的背后,有更庞杂的“漫威宇宙”。2008年,影片《钢铁侠》的成功拯救了破产边缘的漫威漫画,那时,无论是作为同行对家的DC漫画、或是整个好莱坞工业,都没有预见到这个捏着一大把“国民英雄”的漫画品牌,将在未来的十年里挑战并改造了工业资本的游戏规则。
“漫威宇宙”没能解决的先天缺陷
从《钢铁侠》到《复仇者联盟4》,漫威漫画在11年的时间里用22部电影构建了“漫威宇宙”。这是电影资本明确的“大一统”的野心,一个电影产品大卖,不够;一个电影系列大卖,还不够;要让不同的作品和角色平行/交错成一道异世界的奇观,这时,电影将不再依靠故事收益——纵然故事不够圆融或经不起推敲,但一个架空的世界有恒久的吸引力。
《复仇者联盟4》是一部观感微妙的电影,半部古典主义的家国戏剧和半部太空歌剧的杂烩拼装成长达3小时的巨大体量,存在于一部电影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视听质感,恰是“漫威宇宙”的缩影。在22部超级英雄连续剧里,存在着一道明显的美学分水岭:《钢铁侠》《美国队长》和《蜘蛛侠》等电影严格遵循“人物列传”的要求,主角来自相对严格的历史脉络,围绕他们展开的故事依赖古典剧作的逻辑,人物成长与命运在戏剧的张力里伸展,以唤起观众对“英雄”的价值认同和共情;在后期的《雷神》《银河护卫队》《奇异博士》以及《复仇者联盟》系列里,创作者放弃了戏剧结构和戏剧性的故事,让超级英雄们依赖桥段和“梗”的串联,跳出时空限制地救世或创世。
这种叙事美学的落差,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在过去十年里观众的变更,年轻一代似乎更倾向碎片经验提供的解构与脑补的快感。毕竟,在一个传统的“故事”里,观众需要戏剧制造情感代入,而当一个“世界”成型以后,观众和粉丝的主动参与,能从官方的段子里盗猎出另一套自洽的文本。这也解释了《复仇者联盟4》里,“洛基”这样的人气角色只要露个脸就能引发影院里满场的掌声。
但是,当曲终人散时,美国队长的老派古板和雷神的太空朋克之间仍存在着难以消弭的裂痕,“回到过去见到亲人/爱人”这套老式情感剧模式和“全员打老怪”的热闹群架戏不伦不类地对接在一起——这不免让人怀疑,两套叙事美学之间的落差,不仅是创作者对新老观众的区别“迎合”,更多恐怕是“漫威宇宙”没能解决的先天缺陷。用11年来下一盘大棋,这番布局所遵循的商业逻辑,算到了观众的分层和迭代,算到了电影技术的更迭和视听趣味的时尚多元,但在角色和角色“相遇”之前、在不同时空交错之初,并没有一套自洽的哲学观作为这个“宇宙”的顶层架构,这直接导致当各路人物和线索一汇入《复仇者联盟》,就成了关公战秦琼的拉郎配,这个致命伤到《复仇者联盟4》里仍未解决。初代绿巨人:艾瑞克·巴纳 出自电影:《绿巨人浩克》(2003)
初代绿巨人饰演者艾瑞克·巴纳是当时炙手可热的一线男星,有着俊朗的外表和忧郁的气质。放到现在的复联里,恐怕要和美队撞人设.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首部绿巨人电影竟然是李安的手笔。擅长拍摄文艺片的李安将绿巨人塑造成了一个内心挣扎的双面英雄,一面是强大的外表,一面是脆弱的内心世界。影片通过浩克与父亲的关系展开了对于人性的探讨,相比其他超级英雄题材的电影来说有更深刻的内涵。
艾瑞克·巴纳成功借着绿巨人这一角色一炮而红,但这部文艺范的超英电影并没有获得成功。
二代绿巨人:爱德华·诺顿 出自电影:无敌浩克(2008)
这是小编在荧幕上与浩克的初识。爱德华·诺顿成功地演出了布鲁斯·班纳博士作为一个科学家的神经质。瘦弱的班纳博士和变身后的绿巨人浩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除了诺顿这样的票房保证,影片还请到了“精灵公主”丽芙·泰勒和“1900”蒂姆·罗斯出演女主和反派。剧情虽然是超英电影的老套路,但惊艳的特效,颜值与实力并存的主演们还是让影片赚到了2.6亿美元票房。可惜的是,虽然诺顿版的绿巨人有口皆碑,但最终诺顿还是与绿巨人这个角色分道扬镳。原因是当时的主创团队与诺顿在剧本改编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
三代绿巨人:马克·鲁法洛 出自电影:《复仇者联盟》系列
这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绿巨人了。复联中的班纳博士与浩克更像两种互不干涉的人格,没有单独出场的电影,也不需要深刻刻画他的内在。马克叔扮演的浩克经常作为团队中的团宠存在,扮演一个蠢萌系角色。
《复联1》吊打洛基,《复联2》挖下和寡姐感情线的坑,《雷神3》见证浩克人格的成长,然而在《复联3》中被灭霸吊打后直接无法变身。论实力,被编剧削弱,论卖萌,被雷神超越。2008年上映的《钢铁侠》标志着漫威电影宇宙(缩写为MCU)的开始,这是漫威影业基于旗下角色创作的一系列电影构成的另一个重新出发的平行世界,也是漫威下的一盘大棋:各个角色有单独的电影,同时又会在其他电影中“客串”,或成为“彩蛋”,这种相互串联的关系,也成为粉丝们观影的一大乐趣。
既然是宇宙,就可见其庞大的体系。有网友按剧情发生大致时间总结了MCU的观影顺序,依次为:《美国队长1》、《惊奇队长》、《钢铁侠1》、《钢铁侠2》、《雷神1》、《无敌浩克》、《复仇者联盟1》、《钢铁侠3》、《雷神2》、《美国队长2》、《银河护卫队1》、《银河护卫队2》、《复仇者联盟2》、《蚁人1》、《美国队长3》、《黑豹》、《蜘蛛侠:英雄归来》、《蚁人2》、《奇异博士》、《雷神3》、《复仇者联盟3》、《复仇者联盟4》、但由于每部电影又有自己的剧情发展以及闪回情节,所以不乏一部电影贯穿多个时间点的情况,加上漫威又出了不少和MCU剧情交错的剧集,又增加了复杂性。
虽然每部电影,以及漫威制作的剧集都是一部独立的制作,基本不需要前因就能看懂,但相比抢到《复联4》首映场影票,捋清它们的时间线,或许对于一个资深漫威迷,是一个更加值得向同伴炫耀的资本。
以下就是我总结的漫威宇宙的重要时间线—Steve Rogers成为美国队长。(《美国队长1:复仇者先锋》)
巴基被假定牺牲。(《美国队长1:复仇者先锋》)
美国队长被冰封。(《美国队长1:复仇者先锋》)
神盾局成立。(漫威剧集《卡特特工》)
1980年代
初代黄蜂女被认为死亡。(《蚁人1》)
Peter Quill从地球被绑架(《银河护卫队1》)
1990年代
Tony Stark成为孤儿(《美国队长3:内战》)
黑豹父亲T’Chaka杀死弟弟N'Jobu(《黑豹》)
惊奇队长出现(《惊奇队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漫威电影已经成为一年好几度的粉丝盛会,与其说我们是进场看电影,倒不如把它当成是一种集体的朝圣仪式。毫无疑问,《复仇者联盟4》是一份漫威影业献给影迷的最大礼物,或者说,它是写给已经单恋自己11年的粉丝一封长达3小时的情书,尽管电影的故事主体并不会让人感到太过惊讶意外,角色计划与最终结果基本也跟上映前的猜想如出一辙,但导演罗素兄弟在片中几个小细节的用心,还有每位英雄各自的表现和其心境变化转折,都是漫威前面二十几部电影都无法比拟的。
《复仇者联盟4》透过量子领域所造就的(平行时空)时间旅行能力,除了让影迷重温贯穿前后21部作品中6颗无限宝石曾经出现的片段,更带着我们逐一回顾这11年来种种感动的时刻。其中不仅是《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跟九头蛇卧底的电梯肉搏、《复仇者联盟》第一代复仇者跟洛基的纽约大战、《雷神2:黑暗世界》索尔带着珍到阿斯嘉取出体内的乙太宝石、《银河护卫队》星爵听着「劲爆歌曲大帝国」找到宇宙灵球,甚至是一年前《复仇者联盟3》萨诺斯为了得到灵魂宝石而牺牲宝贝女儿的心痛,《复仇者联盟4》都让这些回忆瞬间涌上心头,让我完全无法招架的泪流满面。就我个人而言,在观赏《复仇者联盟4》时我已不再是一位电影评论者,而是重新找回自己看电影的初衷,真正以一位影迷的身分享受这部铺陈11年的杰作。或许是《复仇者联盟4》这次不必花心思对后续故事进展多做描述,只需好好完成这个伟大的系列篇章,尽管导演罗素兄弟早已被公认在群戏调度上有相当高的水准,但整体故事还是比上集要优秀的多,也有着更加沉稳的剧情编排,复仇者们不再只是用来衬托「魔王」萨诺斯恐怖的配角,而是都具有能够发挥属于自己的主场时刻,对一部有着无数英雄登场的电影来说,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上集《复仇者联盟3》想探讨的是英雄们该不该「以命换命」的两难,以此对比萨诺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残忍,而复仇者最终也因为他们不忍心因宝石放弃同伴而失败,不论是瓦甘达战场众人之于幻视、泰坦星的奇异博士之于钢铁人,甚至是在知无领域和泰坦星上星爵之于葛摩拉都是如此。然而到了这次,《复仇者联盟4》的故事主轴不再是如此表面扁平,反而深入聚焦在角色们经历失败后的各种样貌,有的人持续拯救世界、有人成为专杀罪犯的残暴浪人、有人试着淡忘这一切、有人选择自我放逐,也有人反倒更加重视这个「家庭」剩下的其他成员,或者珍惜自己得来不易的幸福,但即便如此,在看见那道能扭转一切的契机出现之时,他们依旧是我们认识的那位英雄,能够走出失败、再次提起武器为全宇宙的生命奋战。
虽说面对挫折如何重新站起是成为英雄的主要课题,但比起上集对抗萨诺斯的艰辛过程,《复仇者联盟4》回到过去搜集宝石是容易许多的,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看到每位角色内心深处最不像英雄的那一面,如同东尼不愿失去女儿的心情、在面对自己父亲终能说出那从前说不出口的话,或者索尔在他坚毅的外表下,在失去所有亲人后才首度跟母亲吐露心声,甚至是队长一直以来都挂念的卡特探员,无法跟她跳一支舞的遗憾,《复仇者联盟4》都非常不像我们过往熟悉的超级英雄电影。或许《复仇者联盟4》是漫威电影宇宙三阶段的结束,是几位元老复仇者故事的终点,但它同时也是其他新任英雄后续冒险的开端,就如同我们人生许多必经过程,走过这个美好的11年,终究还是到了要迎向下个未知阶段的时候,黑豹、蜘蛛人的旅程还会继续,由惊奇队长、星际异攻队开创的宇宙世界观也才正要开始,经过这个世代交替后漫威还能再蹦什么新花样,我们还是可以继续期待的。
漫威影业荣誉出品《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故事发生在灭霸消灭宇宙一半的生灵并重创复仇者联盟之后,剩余的英雄被迫背水一战,为22部漫威电影写下传奇终章。
漫威电影网。。
- 播放列表
- 内容介绍
冰肤传说
雷·史蒂文森,大卫·奥克斯,奥拉·加里多,温斯洛·M·岩城
8
2017/西班牙
鬼魂计划
Juan,Cruz,Rolla,Laura,Casale,Zhongbo,Li,Zhang,Raymond,Carmichael,Gayl,Braddix,Camila,Pizzo,Dan,Buchler,Matt,Wray
8
2023/美国
正片
章鲨
Eric Roberts,Roger Corman,Héctor Jiménez
8
2010/美国
BD高清
活火熔城
汤米·李·琼斯,安·海切,盖比·霍夫曼,唐·钱德尔,GabyHoffmann,凯斯·大卫,简·玛蒂莱茨
8
1997/美国
超清
维度之间
Fiona Graham,Luke Robinson,Sebastian Deery
8
2020/加拿大
正片
凶火
德鲁·巴里摩尔
8
未知/美国
高清